中醫治療老年癡呆的原則是根據對癡呆病因病機的認識所制定的。中醫認為,腦為元神之府、買機記性在腦不在心。高年無記憶性者,腦髓漸空。
人之精與志皆藏于腎,精不足則志氣衰,不能上通于心,故迷惑善忘也。中醫又認為,凡平素無痰而或以郁結,或以不遂,或以思慮,或以驚恐而漸致癡呆。心氣虛,神不清而生痰,痰迷心竅則遇事多忘。凡心有瘀血亦令人健忘。
通過以上論述可以得知,中醫認為老年癡呆的病位在腦,與心肝脾腎等臟腑失調有密切關系,是山氣、血、痰、郁、火等病邪造成老年精血虧損,腦髓空虛,元氣不足,陰陽失調。特點為心腎脾虧損、痰瘀內阻,心為君主之官,主神明,氣血不足,大腦失養,則神明失養而導致精神離散,神昏健忘。
腎為先天之本,腎主骨,骨生髓,髓通腦,腎中精氣為腦的重要物質基礎。腎精不足,大腦失養,則陰陽失調而迷惑健忘,行動遲緩,反應遲鈍。其次,七情傷肝,肝氣郁結,或脾失健運、水濕停滯,易生痰化火。痰瘀結留而成邪氣,阻于五臟則致癡呆。
根據以上病因病機,中醫提出治療老年癡呆的原則為調補脾,腎精氣,凡見腎虛之證,治宜補腎填精,或健脾益氣,補先天、后天,以使腦髓得充,化源得滋,有助治療。開郁化痰,活血通絡,氣郁則開。